刘殿奎 杨参政
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
撤销虢镇县佐,直属县政府。
农民因烟款太重,不种大烟,县政府将征收烟款,改为收白地款。
成立民团局,由何雪堂整编地方武装。将王海山、王有喜分别编为常备队。
四月,飞蝗又起,秋苗多被吞食。省令各县组织捕打,终至秋无苗,夏减产。
九月九日,省设清乡总局,下令清乡。千、陇、凤、宝四县划为全省第七区,组织清查户口,收缴武器,实行连坐法。
“九·一八”事变后,于十月二十七日,西安教职员工和学生,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告陕西民众书》,号召广大民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卖国投降政策。宝鸡县旅省同学组织宣传队返县宣传。
斯年,西安协和火柴厂迁虢镇,生产“飞雁”牌火柴。
县长:余鸿升 石海珊
民国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
斯年,持续干旱,庄稼歉收,灾情严重,饥民垂危。三月,爆发了“交农”斗争,约两万多人围县城,拥衙门,交农具。尤以十三区去人最多。围城三天,县政府答应豁免粮款,农民方散。
春,习仲勋、许天杰领导的两当兵变部队路过通洞、赤沙、香泉等地,沿途与当地民团曾发生战斗。
县民团局改为县民团指挥部,省派庄则敬为指挥官。
斯年,实行裁局并科,财政、教育、建设、公安等局长,一律改称助理员。
五、六月间,儿童痘症继续流行。
成立县通俗讲演所,杨紫梁任所长。
七月,转筋霍乱(又称虎烈拉)疫病,广为流行,传染极快,因缺医少药,死亡不计其数。
秋,宋子文来宝,视察宝鸡峡,省、县招待花费极大。
十月,陕西警备师马青苑叛变于天水,杨虎城亲赴陇县收编残部,路经宝鸡。
于右任来宝,在县第一高小为师生讲话。
县长:何宝泽 牛庆誉
民国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
撤销道署,宝鸡县直属陕西省管辖。
省调千、陇指挥官董辑五为宝鸡民团指挥官。
秦腔“鸣盛社”成立,箱主温世英。
十二区杜家凹设私立崇文小学,校长容儒。
夏秋之间,渭河大涨,沿河两岸淹没良田无数,底店镇被水冲没,从此集市未恢复。
匪首王海山由河南郑州返里,在北山一带活动,约数百人。欲返八鱼原老巢,因渭河暴涨未渡,仍盘踞北山。
十月十五日,贾村原陵厚寺举办刀山会约五、六万人。
县长:程云蓬
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
撤销县民团指挥部,改为保卫总团,董辑五任团长,下设七个区团。区团长有王右箴、秦伯瀛、王润轩、胡宝珊、温子杰、张博轩、李鹤亭。
斯年,剿灭匪首王海山,没收了王的家产。
四月,玉涧桥(宝鸡通往甘肃的一座桥梁),因年久失修,即将倒塌,当地群众募捐重修,过往行旅称颂。
县长:全祖谋
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
县保卫总团撤销,改为县保安大队,大队长由县长王静涵兼任,副大队长由董辑五担任。
斯年,实行保甲制,县长王静涵指派秦伯瀛负责,在城隍庙训练保甲长。
虢镇成立新民社,姚仁庵任社长。
县政府明令禁种大烟,派人用竹竿掠掉烟苗。
冬,董辑五调至西安保安处防空司令部,薛少农接任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
县长:王静涵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
四月十七日,红军二十五军一百多人,由洋县华阳镇辗转太白桃川、咀头。
五月间,红军二十五军一百多人由太白咀头到达宝鸡县八鱼原。
十二月十二日,西安“双十二事变”发生后,全国震动。陕西各地纷纷响应。宝鸡县旅省同学萧蓼、何家昌、杨执政等回县宣传,国民党县党部人员逃跑。
省派陈生军接任县保安大队副队长。
整修虢镇市容,拆除街道东西戏楼。
县长:路循公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
元月,西安事变后,中央军胡宗南带领部队由汉中出益门镇,毛炳文部队由甘肃到凤翔。杨虎城部下刘威城离开宝鸡,局势发生突变。县党部人员返回县城,到处搜查捉拿县宣传抗日救国的学生。学生闻风早已出城,避之乡村,事变平息始返西安。
教育科改为第三科。
三月一日,陇海铁路西宝段通车,在宝鸡举行通车典礼。赵家璆任宝鸡车站站长。
四月,虢镇修建中山公园。
六月六日,倾盆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农田,渭河南一带尤甚。
七月一日,南京国民党政府在庐山举办全国军、政、警、宪、教育人员暑假训练团。宝鸡县参加受训的有县长钱范宇,县政府教育助理员杨参政。
县立女子高小成立,校长王御学。私立蔚文、复兴两个小学亦相继成立。
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后,宝鸡县成立抗敌后援会,秘书先后有杨芝宇、贺维城、鲁信。
七月,大雨成灾,遍地成河。
省派王少明接替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职务。
九月,动工修建陵原飞机场。
吴望三在宝鸡东关建起三层楼房,此为建楼最早的一家。
秋,业精纱厂由山西迁至虢镇。
县长:钱范宇
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
陕西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凤翔设立,专员王兴东,兼任第九区保安司令。
陕西省主席蒋鼎文举办全省行政人员训练班,宝鸡县参加受训的有县长钱范宇,县政府教育助理员杨参政,西街小学校长张群英。钱范宇在训练结束时,以纵容一科科长张孔修在终南山偷种大烟一案,当场被撤职,管押查办。王奉瑞继任县长。
斯年,改募兵制为征兵制,设立社训总队部,教官陶毓经。
五月,侵华日军飞机轰炸宝鸡,死伤一百余人。
西北“工合”宝鸡办事处成立,主任卢广绵。
县保安大队副王少明派朱家训驻扎咀头。后因朱请假探亲,队兵哗变。县上多次派兵去剿,无济于事。
宝平公路(宝鸡至甘肃平凉)正式通车。
秋,省立西安二中迁至县西六川店,后移石羊庙。
十一月,日机八架轰炸宝鸡柴市、菜场、马道巷炸死十一人。
县民众教育馆成立,馆长张定五。
张郑州《通俗日报社》迁至宝鸡,更名《宝鸡通俗日报》。
县长:王奉瑞
民国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
一月,印度国大党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的医疗队队长艾德华夫人由艾黎(新西兰国人)陪同来宝鸡。
陕西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凤翔迁至宝鸡县金台观,专员温崇信。
四月,英国国际主义战士乔治·艾温何光来宝鸡,协助路易·艾黎组织工业合作社。
四月二十四日,“工合”宝鸡事务所成立,刘大作任主任。先后组织了六十七个生产合作社。
省立宝鸡民众教育馆成立,馆长陈子万。
“宝鸡县国民精神总动员委员会”成立,主要任务是动员群众,团结一致,支援抗日战争。
夏,第九区十县保安团集中凤翔训练,改编为省
保安第一支队。支队长温杰夫,副支队长樊真甫、罗滋平。后编为保安第七团,团长王少明。
斯年,实行新县制,撤销各区,改全县二十八个联保为二十二个乡、镇。
五月二十日,国民党预备第三师一个连与虢镇民团队长杨梓材,袭击驻虢镇之我第一战区第一游击队办事处。
六月,宝鸡第一日军俘虏收容所在太寅成立,所长汪大捷。当年,县长王奉瑞在县府夜间审问辑回之逃俘。
三一兵工厂由兴平县马嵬迁虢镇李家崖。
县兵役科成立,科长王新民。实行壮丁抽签,在贾村原三个乡开始试点。
各乡镇成立戒烟所,造册登记烟民,分期分批进所勒戒。
宝鸡县地政处成立,处长李百诗。
七月,侵华日军飞机三十六架,连续轰炸宝鸡,死伤约两千多人。
九月,迁陕工厂联合会在县东十里铺筹办成立了私立惠工中学。
十一月,日机轰炸宝鸡北崖郭发家后院防空洞,除一小孩活命外,其余三十人全部死亡。
县长:王奉瑞
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O年)
四月五日,省立西安高中,西安一中学生由汉中到宝鸡,欲赴省教育厅请愿,要求将学校迁回西安。宝鸡县县长王奉瑞奉命出动警察阻挡。后行至卧龙寺车站,警察赶至开枪打死西安高中一名学生。激起公愤,抬尸抗议。省
教育厅派员来宝处理,由教育科代为棺殓,召开追悼会,答应两校迁回西安,事态平息。
县长王奉瑞令扩展城内大路,锯了沿街房檐,拆除城门、整顿市容。
七月,县立中学成立于八角寺,校长由县长董学舒兼,后委任杨参政。
七月,日机三十六架轰炸宝鸡三马路和北崖防空洞,炸死、闷死五十余人。
第三科改为教育科,科长杨参政,后为张群英。
申新四厂迁宝鸡十里铺。
九月,陆军测量学校迁县西六川店。
斯年,三青团宝鸡县团部成立,负责人原志军。
宝鸡青帮头子李越村,红帮头子郑汝平分别在县功、宝天铁路等地活动,串通仁义军张金,到处抢掠为害地方,扰乱社会治安。
县长:王奉瑞 董学舒
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年)
春,宝鸡地方法院成立。
大新面粉厂在十里铺建立。
改女子高小为新市镇中心学校,实行男女合校。此后再无专设女校。
县立民众教育馆移设虢镇,馆长何明初。
田赋改征收现金为征收实物。
宝鸡警备司令部成立,司令唐俊德,副司令叶诚。
斯年,在宝鸡县中操场举办运动会。
五月,宝鸡县政府派团队逮捕了马营“工合”纺毛站张若雾、李怀信、李维洲、乔积玉和工作人员李华,管押于西安劳动营。
六月,日机轰炸宝鸡三马路、西街和县府防空壕,炸死八、九人。
八月初一,宝鸡日全食。下午一时左右天暗地暗,牛羊奔惊,鸡鸣犬吠,星星满天,不到半小时,恢复正常。
八月,日机三十六架分三批轰炸宝鸡,炸毁申新纱厂锅炉房和渭河南乡村,伤亡二、三十人。
特种兵联合分校设于谭家村,主任李汝炯,副主任为董必勇,政治部主任杨培英。兵种有炮兵、通讯、工兵和辎重。
斯年,宝鸡县银行成立,主任孙荣庆。
县长:董学舒
民国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
春,宝鸡县根据蒋介石编拟的《新生活运动纲要》,成立了“新生活运动促进会”,设立于县党部。由县党部秘书杨芝宇负责,定期开会,进行宣传活动,其政治目的是配合反共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六月,日机二十八架轰炸宝鸡,伤亡多人,火车站附近电线杆全被炸毁。
县社会科成立,科长马伯理。
驻宝陕西保安七团团长王少明,调省保安处,团长由王洪德继任,集中武功总训后开往绥远。
十二月,八角寺坡崩。
县长:师志真
民国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年)
县党部实行大逮捕,青年会田景福,县府一科科长石凯福,地政处李百诗及“工合”金库负责人等被捕后,送西安管押。
县兵役科改为军事科,兼办军用代办所工作,科长李庶华。
县政府成立后合作指导室,第一任指导员周士龙,后为贠鼎勋。
斯年,改革度量衡,推行称、尺、斗新制,即:市斤、市尺、市斗。
成立平价商店,防止粮价飞涨,但粮价越涨越贵。
七月,大雨如注,墙垣崩塌甚多,宝鸡建国路被洪水淹没。
秋,陕西省政府派员乘宝鸡西北“工合“负责人艾黎和庐广锦外出之际,搜查了他们的住所和办公室。
县长:师志真 张式纶
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
是年宝鸡县银行虢镇分行成立。
县军事科裁撤,归并国民兵团。团长由县长兼,郭殿政、李庶华先后任副团长。
四月一日,宝鸡《西北晨报》出刊。宝鸡培黎工艺学校迁往甘肃山丹。
五月,宝鸡县合作联社成立,先后负责人有杨联甲、何显亭。
七月,渭河南蝗虫为害甚重,农民争相扑打。
九月,全县选出参议员二十一名,成立了临时参议会,议长张天儒,副议长王右箴。
九月,河南洛阳《新都日报》迁宝复刊。
十一月四日,宝鸡县成立知识青年自愿从军征集委员会,在学校、机关、团体中征集十八至三十五岁知识青年。全县应征入伍者数十人,三青团干事长黄映藩,学生王书田、杜含文、高德芳等报名参军。
县长:张式纶
民国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年)
四月,召开乡、镇民代表大会,选举乡、镇长。
四至六月,发现飞蝗及跳蝻,为害庄稼。
七月三日,宝鸡的几家报社联合成立了“宝鸡新闻报纸编辑人协会”。理事长杜健英,常任理事张敏之、宋子荣。
“工合”西北办事处,改名“西北辅导委员会”,孟受曾任主任。
七月,“宝鸡道德学社”成立,张子才为理事长,宣传孔子和儒家学说。
八月,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陕西省政府颁布了《各县参议会筹设办法》,要求各县迅速即成立正式参议会。
九月六日,“宝鸡新闻记者公会”成立,理事长杜健英,常务理事张敏之、张兰舟。
十月,全县共选出参议员三十一名,正式成立了县参议会(临时参议会宣告结束),议长张天儒,副议长王右箴。
斯年,撤销联合分校,该校军官被编为二十一军官总队,刘进任队长。冬,军官们在宝鸡捣毁了盛世才的汽车。
县长:杨炳南
民国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
宝鸡学界人士杨必栋编写的《宝鸡县乡土志》成书。
私立建华中学在谭家村成立,校长杨参政。
二月,撤销县地方款征收处,成立县税捐稽征处,除按原税目征收税款外,接受田赋粮食管理处的土地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和商业营业牌照税、商业税、行商营业税、车辆行驶牌照税。
三月上旬,复兴、中正小学学生捣毁了《宝鸡通俗日报社》。
“‘宝鸡戡乱建国委员会”成立,负责人张天儒,秘书彭子云。
八月,王震率领三五九旅部队经过终南北上边区。县长杨炳南、议长张天儒奉胡宗南密令,即派兵把守山口、河防,妄图堵截。但三五九旅未入宝,而由凤县绕道赤沙、陇县,北上陕甘宁边区。
撤销宝鸡第一日军俘虏收容所,将所有日俘送第八战区司令长官部,转送回国。
宝鸡县简易师范成立。先后设谭家村,后迁河东桑园铺,王丕贤任校长。
秋,省立西安二中迁回西安。遂于所留校址(虢镇城隍庙),成立虢镇中学。
十一月十六日,月全食。
县长:杨炳南 谢任食
民国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
三月,陕西省第九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专员孙宗复奉胡宗南和陕西省政府主席祝绍周命令,组织宝鸡等十县民众自卫大队进攻延安。宝鸡、岐山、凤翔、凤县、千阳五个县民众自卫大队合编为第三纵队,由宝鸡李庶华任纵队长,开往蟠龙镇。五月二日至四日战斗中,县民众自卫大队长王德安等二人被打死,其余官兵全部被俘。
宝鸡《西北晨报》,改为《统一日报》。
八月,蒋介石宣布实行宪政,国民党政府颁布国大代表和立法委员会选举法。省方指定宝鸡县选王伯直(民社党员)为国大代表,出席南京会议。
八月中旬,渭河大涨,宝鸡木桥全部被冲垮。
县长:谢任难 孙宗复(专员,兼)
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
春,省党部实施党团分县制。宝鸡县划归党方,原三青团部人员推出县党部。县党部书记长马伯理,副书记长胡明德。
二月,虢镇业精纱厂工人罢工,要求配发实物面粉;增加工资;改善福利,修建澡塘。厂方答应条件后,才复了工。事后,厂方开除了领导罢工的吉永昌,关押了李荣昌。
三月,动工修建宝鸡渭河大桥。
《新世纪晚报》在宝鸡出刊。
西北人民解放军西府出击时,凤翔、宝鸡地下游击队配合部队,参加了著名的亢家河阻击战,阻击妄图逃往四川国民党五十七军和奉命护送的三十师,即一天一夜的战斗,万名残敌除军长鲁崇义带七、八十人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
四月二十四日,虢镇第一次解放,二十六日晨八时攻克宝鸡县城,全歼守敌,并打死胡宗南残存的“四大金刚”中最后一名(七十六师师长徐保)。宝鸡县第一任县长肖蓼。
四月二十八日下午,我军主动撤出宝鸡县城。撤出之前,我军开仓济贫,散发大米、麦子数万石,布匹无数。撤离时,捣毁了国民党在西北的供应基地宝鸡、虢镇、蔡家坡等地的军需工业和大量军火仓库。
解放军撤离宝鸡后,国民党县政府机构死灰复燃,党政军人事大变。专员张德容,警备司令徐经济,县长袁德新。
五月,于虢镇成立陕西省保安司令部第二突击大队,大队长王润轩。
千、陇、宝三县联防会哨会议,分别在县功镇、六川举行。
宝鸡县自卫团成立,秦伯瀛为团长,李伯恭任副团长。
宝鸡成立特种会报组织,参加者有警备司令、专员、县长、党部书记长、团干事长、警察局长等。
十二月,宝鸡地下游击队与县自卫团在清溪乡任家山交战。
县长:袁德新 杜得霖
民国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
西安绥靖公署宝鸡指挥所成立,主任裴昌会,副主任李震。
一月十五日左右,县长杨培森率县自卫团官兵,与驻军九十军配合,在周原一带搜捕地下游击队员。十八日晚逮捕游击队员六人,除三人保释外,张彪山(又叫张老五)、谢周田、刘碎合三人被杀害于谢家村枸树que。
三月,宝鸡渭河大桥建成,宽八米,七十二孔,承修人刘承先。
宝鸡县游击队在蜀仓乡与自卫团交战。
陕西省第九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专员艾捷三在参加某一会议的夜间被枪伤。后去天水养伤。
三月,西北野战军挺进至千河以东,渭河以北,彭德怀总司令驻虢镇北原谢家村。
三月二十日,宝鸡县游击队在水莲寨袭击县自卫团。
四月,张家崖小学校长、地下党千水地区支部负责人、武工队指导员中张保才于前哨阵地中弹牺牲。
夏,省党部免去县党部书记长马伯理、副书记长胡明德的职务,指派李天存为书记长,谢鸿文为副书记长,宝鸡县党部由团方所控制。
五月二十二日,解放虢镇,歼敌一个保安团。除毙伤敌人外,俘敌八百余人。
七月十四日,解放宝鸡。县委书记郭进亭,副书记焦世雄,县长岳嵩。
八月五日,县自卫团团长秦伯瀛、副团长李伯恭,带领西区天水吴寨之官兵到拓石车站投诚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