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陈仓区政协网!
中共宝鸡县党史大事记(一)
发布:2013-09-21 来源:陈仓区政协  作者:  浏览量:1016 

中共宝鸡县党史大事记(一)

 

(1921年——1940年)

韩自兴

一九二一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扩大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的组织。家住宝鸡县韩家崖的韩叔勋在华县咸林中学任教时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共进社,接受马列主义教育。

一九二五年

韩叔勋在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教期间经李子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夏,陕西(省)军务督办吴新田残杀西安一中学生,酿成“五四” 惨案,全省掀起驱吴运动。杨虎城从耀县发兵虢镇,截击南逃汉中之吴新田,时任杨部咨议兼师政治宣传处处长的中共党员魏野畴推荐中共地下党员宋树藩、赵葆华到虢镇杨虎城部任宣传科长和组织科长。设在虢镇南门巷东侧的宣传处陈列有进步书刊,出版过《青天白日报》,还通过演剧唱歌,宣传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向民众传播革命思想。

一九二七年

下半年,陕西省立第二中学在虢镇筹建,该校教职员中的何寓础、石璞莹、巨清泉等中共党员创办进步月刊,揭露国民党黑暗统治,宣传革命思想。

一九二九年

11月,国民党凤翔县党务指导委员会解散,在该会任干事的中共凤翔县地下党支部书记李特生、党员刘问津、屈秉基到国民党宝鸡县党部工作,进行革命活动。

一九三一年

宝鸡县第二高等小学成立。在西安入党的李含英、马伯理、张定伍等先后来校任教,向学生宣传灌输武装夺取政权、平分土地的革命思想,讲解“物质不灭”、“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知识。

10月,“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掀起抗日高潮。家住宝鸡县金河乡寺沟村(今属宝鸡市金台区)、时在西安第二师范上学的王绶之受西安抗日救国会派遣,回宝鸡、凤翔开展宣传活动,在宝鸡县第一高等小学(今宝鸡市西街小学)组织群众大会,宣传抗日救国,动员民众抗日。

一九三二年

王绶之经何金铭介绍在西安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西安第一师范党支部书记。

4月,习仲勋、吕剑人、许天洁、刘林圃等策动国民党17路军警备三旅二团一营发动“两当兵变”,于4月10日前后率起义部队到达宝鸡县西部,涉水渡过渭河,挫败通洞、香泉自卫团堵截,经通洞、赤沙、香泉转陇县进入甘肃省灵台县。

4、5月,继1929年重灾后,宝鸡又遇大旱,饥馑严重。国民党宝鸡县政府仍派丁派款,强逼农民交粮纳税,人民苦不堪言。周原、贾村、陵原、晁峪等地的农民,在岐山、凤翔等地“交农”运动影响下,带上农具,涌向宝鸡县城,要求国民党宝鸡县当局减粮免税,斗争持续了两、三天。县长怕事态扩大,被迫答应条件,群众主动离城返回。

一九三六年

3月,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留在陕南坚持斗争的部队在师长陈先瑞带领下,由眉县、太白、凤县沿马尾河入宝鸡县秦岭山区之观音殿,因遇截击之敌转向西行,返回太白水蒿川。

6月,红七十四师六团包围了宝鸡县保安团第四分团,团长张博轩走投无路,开枪自毙,团丁缴械投降。后红军进驻马营地区的燃灯寺、黄家山、杨家山、西原等村,沿途刷写“红军是中国人民的救星”等标语,没收富户粮食分给穷苦农民,打击了敌人,宣传教育了群众,扩大了红军的影响。

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消息传到西府地区后,凤翔师范的学生组成抗日宣传队和工作团到虢镇演讲,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支持张、杨二将军抗日的“八大主张”。

一九三七年

2月,宝鸡县籍学生肖江洪在西安师范经同学王喜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7月,卢沟桥的炮声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中共陕西省委立即号召西北民众为发动全民族的全面抗战而奋斗。肖江洪根据西安学委指示,利用暑期在宝鸡县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在八鱼、马营等地联络小学教师和部分学生参加旅省同学会、同乡会等党的外围组织,发展了王郁哉、赵锦华等七、八人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9月,中共陕西省委派肖江洪、李浩等组成抗日宣传队到宝鸡、凤翔开展活动。他们在宝鸡陵原机场贴标语、散传单、演讲、演戏,宣传抗日;在八鱼、马营等地发展赵庸、贺勤、何申贵、车衡、乔积玉等入党。月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宝鸡县成立各界人民抗敌后援会,牛春韶任会长。后援会号召全县各界人士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一致抗战。

10月,肖江洪在凤翔师范发展了宝鸡县籍学生刘维华入党,成立了凤师党支部,刘维华任支部书记。

冬,肖江洪在西安参加了“西安学委会”并任委员,先后发展了宝鸡县籍学生秦淮、容恭等入党,并受组织派遣,随高世杰抗日宣传队回宝鸡,宣传抗日,发展党员。

一九三八年

2月,吕剑人介绍宝鸡县籍学生焦世雄在凤翔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凤师特支书记。

春,经刘维华介绍,宝鸡县籍学生付执中在凤师加入中国共产党。

3月,以程文鱼、高世杰、肖江洪为领导的抗日宣传队再次来宝鸡,活动两、三个月。在此期间,肖江洪向省委汇报了宝鸡县党员发展情况,请求成立宝鸡县工委。

4月,经中共陕西省委同意,中国共产党宝鸡县工作委员会在马营成立,肖江洪任书记,王郁哉、赵锦华为工委委员。县工委隶属中共陕西省委,任务是发展壮大党的队伍,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至5月,全县已发展党员22名,先后建立了中共贾村原、后山寺、自治乡和马营4个支部。

5月,肖江洪赴中共陕西省委汇报工作,后参加了省委在泾阳县云阳镇举办的党训班学习。

6月,刘维华、王郁哉、赵锦华等受党指派,分别从凤师、宝鸡县赴泾阳县云阳镇参加省委党训班学习。

8月,肖江洪调中共陕西省委工作,刘维华接任中共宝鸡县工委书记,王郁哉任工委组织委员(后调整为赵锦华),倪子裕任宣传委员。

9月,中共陕西省委派党员郑长家、方纪、柳文等到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工作,郑长家任“工合”宝鸡事务所主任,中共党员鞠抗捷打入国民党宝鸡县政府任秘书。

10月,中共马营小学支部成立,李映霞任支部书记。

秋,省委巡视员任戈白到马营地区检查党组织发展和抗日宣传工作。

11月,为了加强党对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共西府地委根据陕西省委指示将各县工委改为县委。西府地委书记吕剑人亲自到马营召开会议宣布宝鸡县工委改为中共宝鸡县委员会,刘维华任县委书记,赵锦华任组织部长,倪子裕任宣传部长。县委的任务仍是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12月,“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东北军53军691团团长吕正操率部挺进冀中,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八路军第三纵队。国民党迫于形势,亦委任吕正操为第一战区独立游击支队司令。为解决部队后方眷属及军需供应等问题,1938年1月在渭南成立“第一战区独立游击支队后方办事处”,简称“吕正操后方办事处”,用国民党名义,实际受共产党领导。1938年底,吕正操后方办事处由渭南迁到宝鸡县虢镇,驻扎在东街木料市梁寿山家。尹子家任该处党支部书记,隶属中共西府地委。

一九三九年

2月,国民党军政部军医署第一百六十一后方医院(简称一六一后方医院)因遭日机袭扰由渭南迁到宝鸡县马营镇,该院党支部书记先为李云轩,后为王直,有党员十多人,受中共陕西省委军事部直接领导。

春,在马营地区的党组织和一六一后方医院党组织联合组成抗日宣传队,在马营、八鱼、固川等地演出《抓壮丁》、《放下你的鞭子》等活报剧,演唱“流亡三部曲”等歌曲,宣传联合抗日,反对独裁专制。

4月,刘维华领导西安返乡的宝鸡籍学生及部分小学教员,亲自拟写状子向国民党省教育厅控告宝鸡县教育科长。

5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加紧“限共”、“溶共”、“反共”活动,不断制造磨擦。5月19日午夜,驻宝鸡国民党预备三师一个团及地方保安团以寻找王遵级(有日本特务嫌疑)为借口,恣意挑衅,武力包围吕正操后方(虢镇)办事处,双方短时交战。经宝鸡县长王奉瑞、知名绅士梁寿山调解停火,办事处被迫缴械,工作人员及家属100多名被解往西安关押。后经西安“八办”、“东总”西安分会多方营救,国民党迫于社会舆论,于6月19日释放了被扣人员,归还了枪支弹药及财物,处分了肇事者。

7月,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凡能利用社会关系谋得职业的党员都到地下去的指示,中共宝鸡县委借举办教师训练班之机,通过多种关系,将马营小学毕业的李映霞、李琨玉、冯春铨、冯宗耀等学生党员安排在马营地区几所小学,以教学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

8月,温水沟党支部和燃灯寺党支部分别在该村小学成立,李映霞、冯春铨分别任支部书记。同月,中共党员王若望受省委委派,到宝鸡“工合”永清堡毛纺站以会计身份为掩护,开展工运工作。宝鸡县地下党组织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抗日救亡活动。月底,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密令宝鸡县当局逮捕刘维华。在县政府任秘书的鞠抗捷及时报告党组织。西府地委很快将刘维华调离,县委工作暂交赵锦华负责。

9月,因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沿海地区,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业精纺织厂在虢镇建厂投产。中共地下党员张自强受组织委派,到该厂开展工作。同月,中共地下党员李超(李芝林)到“工合”永清堡毛纺站任指导员。

11月,中共宝鸡县委在马营地区戚家崖小学等处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在鸡峰乡所属18个村开办识字班夜校,组织青年农民、妇女学习文化,宣传抗日救国道理。

12月,中共陕西省委派王明哲任中共宝鸡县委书记,其公开身份是“工合”宝鸡事务所温水沟采木合作社理事主席。同月,县委调整工作部门负责人,倪子裕任组织部长,安铁志任宣传部长。

一九四O年

2月,虢镇业精纺织厂成立党小组,张自强任组长。

3月上旬,业精纺织厂工人在党组织领导下,为增加工资、减少工时、改善伙食、增发节日补助而举行罢工。厂方抓走了工人代表、共产党员肖凤龙。斗争持续三、四天,厂方被迫答应工人要求,释放了肖凤龙,罢工方告结束。

4月,在县委书记王明哲亲自主持下,中共鸡峰区委员会成立,李映霞任书记,何申贵、车衡分别担任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

5月,由于国民党多次制造反共磨擦事件,宝鸡“工合”的地下党员王若望、方纪、李超等相继被迫离开宝鸡,进入陕甘宁边区。同月,中共八鱼原党支部在该村小学成立,李琨玉任书记。

8月,“工合”永清堡毛纺站地下党员李季芳(林颖)在永清堡农村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党支部,刘季芳任支部书记。同月,凤师特支书记、时任宝鸡县俱家小学教师的焦世雄执笔起草状文,联合学生和各界人士,控告宝鸡县教育科长张群英。

9月,“工合”宝鸡事务所下属的第二纺织合作社党支部成立,聂长林、刘益山先后任支部书记。

12月,敌密报一六一医院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宝鸡伤兵管理处出动武装搜捕,该院党组织将夏九惠、马宏山等调离,党组织负责人王直也于随后撤离。下旬,“工合”永清堡毛纺站成立党小组,刘季芳任组长,受中共宝鸡县委领导。

下一篇: 没有了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Copyright ©2003-2021 Powered By 陈仓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