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宝鸡县党史大事记(三)
(1950年——1952年)
1950年
1月11日,为团结广大妇女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县委主持成立了宝鸡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组织部长高崇义兼筹委会主任。
3月12日至18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会议传达了分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整顿了干部思想作风,并针对1949年因水灾造成的普遍灾荒情况,讨论部署了春季生产救灾工作。会后,县委、县政府向群众发放政府救济粮60万斤,募捐粮87万斤,号召群众余缺互济,组织生产自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春季大生产运动。
4月20日,高述先任中共宝鸡县委书记。
5月,根据地委关于健全党委制的指示精神,并经地委批准,设立中共宝鸡县常务委员会,由高述先、王笃、高崇义、王广智4人组成。
6月25日至7月5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会议前阶段主要是传达分区会议精神,整顿干部思想作风。县委书记高述先、县长王笃带头在大会上检讨了领导班子中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30多名区、乡干部也分别在大会或小组会上检讨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会议的后阶段主要是学习借征公粮条例,安排夏收秋播工作。
8月6日,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领机关干部前往因暴雨受灾的西北人民第三纺织厂(位于虢镇火车站惠家湾村)慰问灾民,组织维护工厂治安,处理善后事宜,并发动干部、群众、职工打捞、晾晒被洪水冲淹的布匹等物资。同月,在县委领导下,县人民政府组织干部、民兵上山铲除钓渭、清溪、鸡峰、神农、赤沙、香泉等区的大烟苗250亩,并在全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烟禁毒运动。
9月20日至26日,县委在虢镇兴华火柴厂召开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会议传达了省首次党代会和宝鸡地委第二次党代会精神,总结了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安排部署了土地改革和生产建设等任务。
11月,根据中共中央颁布施行的《土地改革法》,为加强对土改工作的领导,县委成立土地改革委员会,并设立土地改革法庭,派干部到省、地学习土改政策。在一期土改试点(在虢镇、周原两区27个乡进行,有宝鸡分区和县上的300多名干部参加)中,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和宝鸡地委有关土改工作的指示,坚持“小心谨慎,稳步前进”的工作方针和“依靠雇农、贫农,巩固地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农村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及“团结多数,打击少数,利用矛盾,各个击破”的策略原则,保证了土改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全县的土改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12月,县委决定设立中共宝鸡县纪律检查委员会,高崇义兼任纪检委主任。
1951年
2月17日,县委召开区委书记、区长联席会议。会议传达了省农业生产会议精神,讨论通过了1951年全县农业生产计划,并就民兵工作、民政工作和合作联社工作进行了专题发言和讨论。
3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和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县委通过张贴布告、散发传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立功折罪,立大功受奖”的政策,并成立审判委员会和反革命财产没收委员会,在全县开展了镇压反革命的群众运动。至5月底镇反运动结束时,全县共捕办各类罪犯464名,其中处死69名,死缓4名,有期徒刑250名,教育释放83名,遣送原籍处理26名,管制57名。
4月2日,县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宣传教育运动,主要内容是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的“三大爱国号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捐献慰劳志愿军和爱国生产节约竞赛活动。同月10日,县委发出了《宝鸡县扩兵工作的指示》,号召广大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贡献。5月12日,宝鸡县第一批120名赴朝战士顺利启程。
5月,王笃任中共宝鸡县委书记。
6月25日,县委召开抗美援朝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进一步总结部署全县抗美援朝运动,并民主选举成立了宝鸡县抗美援朝分会(傅宇晴为主任委员,王昌烈为副主任委员),号召群众积极捐献钱物,支援国家。
7月6日,县委决定成立宝鸡县学习委员会(王笃任主任),下设17个学委分会。
8月15日,县委召开组织宣传工作会议,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员标准的八个条件,县委书记王笃在会上传达了地委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并提出了今后党员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在全县建立宣传网的任务。
9月3日,根据上级关于清理中层工作的指示,县委在县直机关和区委、区公所两级干部中进行了清理中层工作,主要内容是整风学习,审查干部历史,清理混入干部队伍中的反革命分子。同月,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宗教改革的指示,县委从宣传部、县民政科、公安局、文教科、青工委抽调干部,分赴全县各地,配合乡村进行宗教团体的登记工作,并向广大宗教界人士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查,全县共有天主教堂16处,教徒1888人;基督教堂12处,教徒476人。
10月7日,全县清理中层工作结束,共清理出特务分子3人。
11月13日,根据上级关于“介乎地主与小土地出租者间之问题一律不动;农民定成地主成份者改正,东西退还;反把(即反攻倒算)地主要严办”的精神,县委成立解决土改遗留问题领导小组,并抽调有关人员巡视指导;各区委亦成立工作组,深入乡村发动群众,掌握情况。至整个工作结束,全县共改定地主成份18户,惩办反把地主5户,并追回了2户地主非法转移的财产。同月,根据中共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通过的《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定》精神和省、地委指示,县委成立了以王笃、祝寿山、高崇义、王广智、傅宇晴、常国祥、姜纯儒、李忠发、丁仲英、蒋克敏、李富长11人组成的整党委员会,并制订《宝鸡县整党建党三年规划》,在全县开展整党建党工作。22日,机关支部的整党建党工作开始进行,其主要方式是举办整党集训班。参加整顿的机关党员和区、乡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小组长共102人。30日,县级机关开展了以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三反”运动,全县参加运动的干部308人。
1952年
1月19日,县委向中央和省、地委作出《宝鸡县整风运动报告》。报告指出:截至本月17日,在全县参加“三反”运动的干部中,已发现贪污者77人,其中纯贪污者63人,受贿者11人,挪用公款者3人;贪污数额最大的为38万元(旧币,下同),最少者为1300元。为了使运动深入发展,彻底搞清问题,同时体现党的政策,县委于17日召开政策兑现大会,对坦白彻底并能检举问题的3人从轻或免于处分,对问题严重、证据确凿、拒不交待的1人交司法部门严办(后判有期徒刑4年),对问题尚未交待清楚的4人当场宣布撤销职务,交待问题。1月26日,中共陕西省委将《宝鸡县整风运动报告》批转全省各地县。
2月22日至3月7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号召在全县继续深入开展“三反”运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作了自我检讨。与会干部经过学习政策、自我检讨、组织打“虎”队伍等形式,攻克县上已掌握的 “碉堡” 5个,拿下千万元以上的“老虎”16只。会后,全县的“三反”运动全面展开。同月,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开展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县委决定在全县工商界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骗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4月24日,县委、县政府在虢镇召开宝鸡县第一次烈、军、工属、残废军人优抚代表会议。会议听取了县长祝寿山关于全县几年来优抚工作情况的总结报告,讨论安排了今后优抚工作的政策和任务,并对评选出的优抚模范给予了奖励。
8月,中共宝鸡县委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同月,为庆祝“八一”建军节,县委通知全县各级组织广泛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其间,全县各级领导或组织慰问团到驻军看望官兵,或深入乡村慰问烈、军属、残废退伍军人、转业复员军人,并为烈、军属挂上了光荣牌匾。10日至月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县委宣传部和县教育局利用暑期举办全县小学教师学习会,参加学习的教师共572人。
10月4日,县委、县政府在虢镇召开第一次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宝鸡县合作联社,赵国桢任联社主任。16日至19日,中共宝鸡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虢镇群众堂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93名,列席代表3名,特邀代表3名。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县委工作报告,讨论了干部理论学习和整党建党工作,选举产生了中共宝鸡县第一届委员会,王笃当选为县委书记,祝寿山、彭光、杜志朴当选为县委常委。会议还选出出席中共宝鸡地区党代会的代表11人。23日至11月3日,县委召开干部整风学习会议。参加学习会的县、区、乡干部共174人。会议学习了中央关于彻底清除资产阶级思想对干部队伍的侵袭、巩固“三反”运动成果的文件,对干部队伍中的贪污腐化、强迫命令、打骂群众等违纪问题进行了严厉批评,并对严重违犯党纪、团纪的10名党员和11名团员分别给予党纪、团纪处理。
11月上旬,为公平合理地负担农业税,鼓励农民生产积极性,确保国家财政收入,依照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颁发的《农业税查田定产实施纲要》,县委成立查田定产委员会,在全县开展查田定产工作。
12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和地委关于在1953年4月前完成整党建党的决议,县委在全县农村开展整党建党工作。这次整党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在虢镇、阳平、周原3个区的14个支部进行,23日开始,历时43天,参加党员162名;第二期是在鸡峰、磻溪、天王、钓渭、西坪、卧龙6个区的18个支部进行,次年3月5日开始,4月6日结束,参加党员164名。在第二期整党的同时,县委将香泉、佛岩、神农、金陵、坪头、赤沙、拓石7个山区区不能以支部进行整党的103名党员集中于虢镇以训练班的方式进行了整党。至次年4月中旬,全县的整党建党全部结束。整个整党过程大体分为4个阶段,即学习教育、签名登记、审查处理、改选支部。全县参加整党的676名党员中,合格登记的589人,被取消候补党员资格的20人,受到党纪处分的64人。在参加学习的3021名团员积极分子中,有1404人写了入党申请,332人经审查被党组织接收,从而壮大了党的组织,增强了党的战斗力。(编稿人:韩自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