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关中一流新城区是“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才算是一流?切入点在哪里?重点是什么?如何具体实施?是我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3月16日,区政协组织20多名委员,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议政活动,委员们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转变观念 解放思想
委员们认为,近年来,宝鸡市东扩南移步伐不断加速,我区作为宝鸡建设关天经济区副中心的主要承载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也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长期以来,由于在发展理念上存在思想落后、观念陈旧等因素,致使我们胆子不大,步伐不快,失去了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导致城市框架依然没有有效拉大,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建设无亮点、无特色、无品位。特别突出的是南环路14年来开发建设缓慢,没有实现当初的规划目标;作为陈仓门户的东门高速路出口面貌多年依旧;老城区今天挖明天补,交通越来越拥挤,空间越来越狭窄,改造愈来愈困难。面对如此状况,委员们建议,全区上下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紧紧依托宝鸡建设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历史机遇,超前谋划,大胆决策,高点定位,主动出击,突破难点,积极实施,早日把我区建设成为宝鸡市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把我区打造成“关中一流新城区”。
高点定位 科学规划
规划是委员们较为关注的话题。委员们认为,城市要发展,规划是龙头。市规划局修编了2010至2020年大宝鸡城市圈的城市规划,我区作为其中一个组团,作为其中心城区,应注意做好:一是要高层次对接规划。应及时与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宝鸡市新一轮对我区的定位做好对接。建议尽快协调市规划部门,编制出陈仓区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我区城市建设、发展思路,引领我区各项建设健康发展;二是要高点规划,严格实施。应坚决维护规划权威性、强制性和不可变性。要依法落实规划,依法管理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避免建设中零敲碎打,缝缝补补,再不能陷入建了拆,拆了建的不良循环当中。三是要突出现代特色。规划应坚持与我区自然环境、市情民情、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做到大手笔、高起点、现代化、有特色、创一流。四是应加强宣传、全民参与。目前,规划的编制和评审更多考虑了专家意见及领导意志,导致项目实施阶段来自群众不少阻力,应在规划的编制和评审阶段,引进民意代表全程参与,切实听取群众意愿,同时要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争取群众的大力支持。
集中力量 重点突破
委员们认为,虽然我区前些年在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但由于遍地开花,修修补补,老城区面貌并未发生大的改观,新建区星星点点也规模不大,缺少亮点,难以带动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建议:一是集中财力办大事。我区财力有限,应根据实际情况,大力争取省、市资金和项目,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到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集中力量,逐个突破。二是集中力量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所有的建设项目,必须做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且要做到高标准设计规划,一次性建设到位,保证几十年不落后。争取逐步将水、电、气、暖、通讯等设施集中转入地下,形成现代化的城市综合管网,便于今后维护。特别是应加快完善南环路基础设施建设,为今后的开发建设打好基础。三是集中力量抓好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要大力改善城市交通不畅、交通拥挤、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应结合主次干道的扩建和完善,提前谋划开通宝鸡会展中心周边、科技工业园区周边新的公交线路,提升城市载体功能,确保附近的工厂、学校、医院职工出行方便。四是集中力量改造好老城区。要对怎么改、改成什么样等问题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并对老城区进行脱胎换骨式的重新规划,无限期冻结现有建筑空间布局,决不允许拆了一层建二层的小打小闹、浪费资源的情况发生;要充分利用好“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居住”政策,加大宣传,提高补偿,以利益为导向,对城中村实施改造;建议尽快实施东门十字路口改造工程,将该处打造成为陈仓的靓丽门户。五是招大商引大项目带动城市框架拉开。摒弃小县城的发展思维,树立招就找大商、引就引大项目、建就建一流标准的观念,才能突破土地、资金瓶颈,才能确保城市建设有规模、有亮点。
突出特色 彰显一流
何为一流?如何在建设一流新城区上大作文章?委员们进行了认真思考。委员们认为,我区要实现建设关中一流新城区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打造出自身特色。一是城市功能布局要有特色。我区应严格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除有商贸物流区、现代工业区、宜居住宅区外,还应该有行政办公区、文化娱乐区,使城市在功能上更加完善,更加一流。二是城市的产业布局要有特色。将虢镇老城区及以西建设成现代商贸物流区,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和服务业,带动城市经济扩张发展;将老城区以东至阳平段建成现代工业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保工业强区战略目标的实现;将渭北台塬建设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近郊观光农业区,使城市和生态协调发展;将西部山区建设成畜牧、林果生产基地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带动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三是城市的文化特色要进一步得到彰显。要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人文历史资源,体现我区周秦发祥地、西虢古国等文化元素符号,彰显我区独特魅力。
精细管理 提高品位
城市要发展,经营是关键。委员们对城市管理提出建议:一是转变城市经营理念。要以群众的需要满足和利益实现为经营目标,改变经营城市就是经营土地财政的做法,坚持以人为本地,该建绿地的绝不建商用楼,该建小市场的绝不另作它用,为群众提供舒适宜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理顺管理体制。要改变由产权、地域、职能部门多头管理、遇事不利于协调的情况,创建职责分明的管理体系,将交通、环保、绿化、水电气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管理职能要适当合并,可以由一个部门统管的交由一个部门管理,以便提高效率。三是推进管理数字化、规范化、法制化。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形成完整、闭合、互通互联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使城市管理区域达到精细化,管理事件精确化,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彻底消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广告和随意摆摊设点等不良现象。四是树立城市意识,提高市民素质。应充分利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生态模范城市等机遇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市民树立“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现代都市理念,树立良好的公益观、环保观、礼仪观和道德观,提升市民素质,提高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