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陈仓区政协网!
三五九旅中原突围北上过宝鸡
发布:2013-10-22 来源:  作者:杨参政  浏览量:221 

三  五  九  旅

中 原 突 围 北 上 过 宝 鸡

杨参政

一九四六年,我任宝鸡私立建华中学校长(校址在渭河南谭家村)并兼任参议县,常与参议会和县政府人员来往,得知三五九旅过宝鸡情况,加之建华中学接近山口河防地带,亲眼见过当时把守山口河防的紧张局面。在写本文前,又走访过各地有关知情者,特将了解情况,略述于下:

1、咀头韩家梁的遭遇战 

由中原突围的三五九旅,在日夜与敌人奋战的情况下,于一九四六年三月由河南、湖北入紫荆关到陕,七月十九日抵达岐山的桃川(现归太白县),经过咀头地区(旧属宝鸡县)的唐口、拐里、北坡,在韩家梁和国民党一八一团发生遭遇战,三五九旅伤亡八人,其中有一女同志,后由北寺沟人李德明(李海余之父)和张成等掩埋。在韩家梁战后,三五九旅分兵两路前进。一部分由咀头北寺沟到龙华山、走牛家沟向七里川,龙尾沟,经水蒿川、崖湾、沙坝、东河桥,向西北去,这一部分在龙尾沟的山林茂密处,与尾随的敌人有小接触,但由于坚持避实击虚的战略,终于使敌人徒劳;另一部分由南到火烧沟、走大沟、强里川、向靖口方向去。韩家梁战斗的经过:原来宝鸡县保卫团第六区团长王润轩虽住在拐里,又任陕西省保安处垦区主任,是一个有防卫山区经验的人,当他听到有队伍从桃川走向咀头模样,即找宋蔚斌商量对付办法。宋曾派班长王林在北坡一带放哨,王林也没想到是八路军。更没料到来的这样神速,当哨兵发现时,三五九旅的侦查人员已到跟前,哨兵算逃跑时朝天打了一枪,意在通知宋蔚斌,宋与王润轩闻讯后即向牛家沟逃窜。这时国民党一八一团张团长率部队,从山外马尾河急行军到此,一听枪响,唯恐又吃八路军的亏,慌忙由韩家梁背上登上制高点,即入原有的工事内准备堵击。三五九旅在唐口蒿谷堆五里坡下休息,计划到咀头,路经韩家梁下,突遭国民党军队猛烈攻击。从二十日九时起,到十时以后才停火。双方互有伤亡,这是韩家梁遭遇战的经过。

2、过赤沙的影响

由凤县进军宝鸡境内的三五九旅一部分四十余人,由坪头、胡店渡渭河向北进发。他们取道坪头、胡店的原因,是这里山高谷狭,可以甩掉敌人的尾击。过河后,沿东山向西北,过迟泥山绕木塔山山麓到赤沙镇(旧属陇县现归宝鸡),镇长王正刚听到枪响,带着十几名警备兵从后门逃走,第二天回来,才知道昨天街西头响枪是镇公所警备员吴五娃、李德万打枪打死了吴李二人缴获了武器。八路军一进镇公所,见无一人,就走。在街道也未入老百姓家,晚宿镇上,购买东西,一律付钱。第二天未明即起把卸下睡觉用的门扇,全部安好。住宿过的地方,打扫得很干净。走时群众说,八路军公买公卖,不扰商民,纪律很严明,不像国民党军队私入商家民房,翻箱倒柜,见啥齐拿。当八路军向香泉前进时,群众都在街上看着互相说,先一天晚上天黑时来的八路军不少,看样子是分几处走的,后来的可能是一连到这里集合。有人说,先到这里的有几个人担水做饭,其他人把枪抱在怀里就地就睡,个别人还打呼噜,衣服又脏又破,认不出颜色是灰是黄、头发又一寸多长,带短枪的人可能是官长,有的劈材,有的烧水,有的在黑夜巡视守卫,吃了饭一部分人就先走。后来从香泉来的人说,八路军沿着木塔山顺着电话杆向陇县走去。

3、伪军政人员的惊慌

当三五九旅入陕向桃川咀头走时,伪省府早电岐宝一带军政人员密切严防堵截剿灭。韩家梁的遭遇战,一八一团之所以先攀登韩家梁占据制高点的原因,就在于此。咀头参议员宋鉴堂的“鸡毛传帖”得以及时送到宝鸡,由于宝鸡县府早有指示,县长杨炳南,参议会议长张天儒,得到咀头消息后,如坐针毡,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防堵办法。先令各乡镇人员,白天黑夜,轮流值班,严密防范,不得有误。否则以军法处理。继又严令沿渭河一带乡镇,把守山口河防。首先把所有船只一律拉到北岸不许私自开放,并密切查问来往行人,凡是可疑的一定要彻底追查,不得轻易放过,渭河两岸,上至晁峪、方塘铺、码头、下至阳平镇以东,所有乡镇长督促保甲人员分段负责。最后由专人检查,务必尽忠驻守,不得稍有疏忽。渭河以南有军事科长王斌武和一位参议员负责,每天上下巡查,南北通气,几乎无喘息之机。为了安慰山防河的国民兵,迫令商会组织人员分段慰问,并送适用的慰劳品,如手电、清凉油、消暑等药品。并暗示三一兵工厂,自动向政府表示,原将该厂库存枪支,借给地方团队,以充实防御武器,从此多年荒凉寂静的渭河两岸,一时人山人海,且时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特别是军政人员惊慌异常,犹如蚂蚁上锅台,不知何从。有时盘查可疑之人,有时解送所谓奸细分子,并给各处以鉴别奸细分子的标准,就是发长、脸黑、口音生。如潘溪乡乡长白宝卿查出可疑二人,报告王斌武,王即派人送县政府审问,凤县也有经过本县转送西安的。如一次就解来一百多人。宝鸡县府院落也有一次发现二十余人杂色衣裳,口音非陕腔,百问一答。如问哪里人,最后之说:“王震”。有人给些食品,他们坚决不吃,由此可见,八路军战士的革命意志何等坚决。

人民和战士的正义行为

在三五九旅过境中,曾涌现出不少热爱八路军的、有正义感的人们,也发现了不少八路军战士们艰苦卓绝为革命奋斗到底的同志。如在韩家梁遭遇战时,八名战士不幸牺牲,北寺沟人李德明和张成等不顾反对派藉故加祸于己,便即时很好掩埋,这种正义行为,使人们至今敬佩感激。在几次战役中,由于种种情况,遗留下几名战士,如在韩家梁遗留的王长有,原籍河南南阳,现会故乡。有个姓陈的,人叫小老陈,现在宝鸡潘溪韩家原落脚。朱永清(小名猪娃)现在咀头扈家原劳动。在八路军过赤沙时,负伤的战士娄桂枝,现在赤沙落花沟劳动。这些人都因战争受伤,被当地群众掩护,伤愈后赶不上部队,就遗留下来。他们因受过党的培养,有坚强的意志,因此多年来安心生活在比较艰苦的地方,多不言苦,只知感谢当年掩藏救护他们的群众,也不忘当初培养教育他们的领导。如娄桂枝曾在落花沟任过大队支书,领导群众为革命奋斗,保持和发扬了“三五九旅”的光荣传统,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Copyright ©2003-2021 Powered By 陈仓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