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陈仓区政协网!
第一次宝鸡解放见闻
发布:2013-10-22 来源:  作者:刘效国 付执中  浏览量:733 

第一次宝鸡解放见闻

刘效国  付执中

未出击前

1、西府位置    西府为关中八百里平川的一部分,宝鸡又位于西府最西部,毗邻凤陇,有陕南天险的大散关,地理位置重要,早为兵家必争之地,汉刘邦暗渡陈仓(即宝鸡)还定三秦,唐李亨据凤翔收复两京(长安、洛阳)中兴大唐。南宋爱国诗人有“铁马秋分大散关”的诗句。国民党蒋介石打内战时,更把关中西府作为战略要地、枪械、弹药、军粮、军服等仓库,遍布宝鸡一带。企图凭藉雄厚的库存物资,妄想消灭边区人民武装,虽是痴人做梦,但也说明了西府位置的重要。

2、军事形势   从一九四八年二月起,西北野战军攻克宜川,收复甘泉,包围洛川,解放黄陵,俘虏并击毙了一批国民党军官后,使两军对比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此时国民党军吸取了瓦子街失败的教训,采取谨慎援洛(川)方针。野战军要顺利打击国民党军的机会就不多,只好运用诱惑与分散国民党的方式,造成歼灭敌人的机会,摧毁其后方供应基地,才达到打击敌人的目的,于是确定南入关中,西出西府,促成国民党军在陕西失败的局面。

3、反动宣传——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取得重大胜利,中北南下时,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苟延残喘于一时,就欺骗人民,污蔑共产党,说共产党来了,不但共产而且共妻,有极少数轻信谣言的人,就上了当。如虢镇基督教有个姓范的童女(该教童女永不嫁人)已四十多岁,听了这种谣言,就急急忙忙与一个同学结婚。博爱诊所负责人乔惠霖丈夫死后,矢志不嫁,听了谣传,就赶快与医院的大夫宦祯仁结成夫妇。河南南道场有个姓张的童女,一听共产党来情况不好,就托人招夫,有人介绍徐焊匠,就把徐接到河南成了亲,也有人又宣传,共产党来了,发现谁家吃得好,就认为是大财主,分了家产,还另眼看待。有些人就给家人说:“吃得黑,穿烂衣,免得将来生问题”。这些反动派宣传又涉及学校,说共产党见了留头的青年教师就杀,因为这些人是当教育主任或童子军教练的,经常给学生灌输与共产党对立的思想。有些教师听了,心里怕起来,就默默的把头推光。有些农村人,还求神算卦,保佑平安,有些些思想的人,在当时还不易说服,思想疙瘩,愈结愈紧,反动的无耻宣传,故意制造社会混乱,把活生生的人间,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地狱。

4、人们思想——蒋介石在抗战期间,实行的是投降卖国政策,抗战胜利后,又一面破坏和平协定,解放战争以来对爱国人士采取镇压政策,对人民军队采取彻底消灭态度,以致上层爱国人士,愤恨离去,中层人士,含恨在心,静待解放,市民、农民受不住折磨,有无法脱开,暂时任其摆布,希望局势好转。这是当时人们的真实思想表现。

出击当中

1、蒋军惊慌——一九四八年四月十三日,西北野战军在马栏西府出击作战方案,三日后,即向西府进军,当大部分队伍神速渡过泾河,截断西兰公路后,胡宗南大为惊慌,把进取延安,固守洛川的军队即令南撤,唯恐宝鸡一带的供应基地被解放军占领,落个得不偿失两处受损的下场。殊不知已上“调虎离山”的罗网,解放军未到宝鸡前,在吴庄、石头两镇战斗中战果辉煌,缴获很多。国民党惊慌失措,当是意中事耳,这从彭德怀蒋军的讲话中就可以看出国民党的仓慌失措状态。他说:“我们向宝鸡进军,胡宗南就顾不上要延安了”。

2、民心安定——按一般情况来说,在战争中,民心是难以安定。可是在解放宝鸡战役中,群众的心情是安静的,因为人民在几十年水深火热中生活,饱受兵燹水旱之灾,人人四治心切,这是安定的原因之一;一年前宝鸡被迫参加第九区专员公署组织的所谓进攻延安之国民兵团,在蟠龙镇被俘后释放回来的人,宣传共产党的人道主义,群众静待解放,

这是安定的原因之二;在虢镇解放之前,共产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分头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解放军纪律。人们思想上早已有比较明确的认识,这是安定的原因之三;加之解放军解放虢镇的实例,温暖了人心。

3、解放虢镇

虢镇在宝鸡东五十里,历史悠久,商业繁荣,为宝鸡首镇。这里驻有自卫团和警察所,在一九四八年四月半后,自卫队惶恐,对进出虢镇城的人进行盘查,城门严加封锁,开关时间异乎寻常。

解放军从北原慕仪和川道阳平,分路从原边和铁路向虢镇前进。于四月二十三日夜到达,包围了城的东、北、西三面。四月二十四日拂晓,东门外开了枪,时打是停。东城楼上的自卫队有一挺机枪没有好射手,请来一个退伍军官、老机枪手宋英杰,掌握机枪向解放军方向射击。片刻、北门和西门外高房上机枪、特别是西关高地的西寺和北稍门的屈家、董家房上向城上集中火力猛烈扫射。轰!轰!两声炸开了西城门和北城门。这时天已明,解放军从两个城门攻进城内,俘虏了自卫队队长魏德芳(头顶受伤)和士兵以及警察所人员,解放了虢镇。

4、解放宝鸡解放军出击西府的消息,传到宝鸡后,国民党一面加紧反宣传,企图网罗民心,一面进行战斗部署,妄图拒抗。宝鸡警备司令刘进,九区专员孙宗复会同宝鸡县长袁德新,以及驻军整编七十六师中将师长徐保、宪兵、团队、警察局等负责人,共同研究对策。决定划地段,分工负责,不惜任何牺牲,确保宝鸡安全。徐保负责宝鸡东关以东防地,并统一指挥宝鸡战斗;刘进负责城南渭河一带,并确保渭河桥安全;孙宗复负责陵原防务,并保护飞机场;袁德新负责紫草原防务,并给各防区配备精锐武器。所以街道、河流、桥梁、仓库等均有专人负责保卫。行政机关等人员向渭河南和西山一带疏散,于是向南、向西的逃跑人员络绎不绝,有时道为之塞,桥为之阻。宝鸡中学师生指定到渭河南谭家村建华中学住。县参议会、县党部人员由渭河南去晁峪、码头一带。县政府各科室以及报社工作人员由渭河北岸到坪头。可是既无领导,事前又未于各处接头,食宿均成问题。如宝鸡中学师生到建华中学后,无人照顾、随到随走,怨声载道。由渭河北至坪头的公务人员,到时不但无处吃、又无地方可住,就各乱窜。有过渭河到晁峪的如贾培、张敏之。谭滋生随参议长跑到码头一看,仍在河边,觉得不保险,二人又奔上石门南山。县党部人员更惊骇异常,到甘峪就四散。有些单位无人管理,只好自散,如益门镇戒烟所,平时甚严,这时无人过问,戒烟的人和管理的人私自离去。从宝鸡向西开出最后一列火车,车厢、车顶挤满了人,小孩哭,大人叫,火车慢慢地开出,真是一片混乱状态。

刘进乘吉普车过了渭河。孙宗复未上陵原和他的紧贴身赵 山一同乘车入山,仅有袁德新带的自卫队队长胡宝珊,在紫草原所属的马家原和后山寺驻防。徐保乘装甲车到五十里之虢镇巡视一趟,后又到千河铁桥西头停了一会,便返回宝鸡没离防务区。

四月二十五日晚,攻克虢镇的解放军沿铁路西进十里铺。攻克凤翔的解放军,一路上贾村原向南到蟠龙;一路从后山绕道紫草原。这样形成东、北两面包围宝鸡城区。蟠龙山、陵原、紫草原都是居高临下。于四月二十六日拂晓,发出几个信号弹,立即各路发起进攻的枪声、炸弹声、炮声、杀声震动着宝鸡。

紫草原的解放军在向马家原包围时,袁德新在村外巡夜,发现了解放军,胡宝珊也得到解放军的消息,他们便逃向四十里之外陇县所属坪头。解放军攻打福临堡,再向东进入西门,消灭了二十一军官总队和徐保七十六师一部分武装部队。

陵原上的解放军攻下金台观,与徐保七十六师工程兵营的两个连及团队在龙泉港、郭仁堡发起激战消灭了团队,工兵连退入郭仁堡。解放军用迫机炮击倒一处城墙,追击到城内,消灭了两个工兵连,结束了龙泉港、郭仁堡的战斗。

店子街驻有一连工兵,防守金河铁路桥梁,徐保乘装甲车在铁路上来回巡视,并指挥作战,自以为能抵抗解放军的进攻。蟠龙山的解放军消灭了店子街徐保的工兵连,夺取了金河铁路桥梁,永炸药炸,汽油烧,毁坏了桥东头枕木和铁轨,截断了铁路。徐保所乘装甲车三面受到攻击,装甲车活动由十里铺至火车站地段愈来愈小,最后装甲车进退困难,跟徐保的士兵伤亡甚大,装甲车驾驶员已死。装甲车停在店子街东南铁路上,徐保下车逃到清泉观附近,头部受重伤被俘。时下午一时,铁路线上的激战即告结束,至此人民久盼的“宝鸡解放”才实现了。徐保被俘后,解放军及时为其医治伤口,并送到陵原张家沟解放军指挥所的野战医院抢救,因伤过重,流血过多,医治无效,于四月二十六日晚半夜死亡。次日将其尸体掩埋于陵原田家坡前,在墓前插一木牌,上写“七十六师师长徐保之墓”。

5、军民融洽——宝鸡解放前,人人提心吊胆,千家万户不安。解放后,人民从担心,转为放心,由不安变为心安。人们思想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是由于解放军的动人事迹,促进了人们思想的改变。攻克虢镇后,焦世雄(虢镇北堡子人)随军前来。宝鸡解放后,肖蓼(宝鸡八鱼原甘沟人)即布告安民。他们及时向人民讲解政策,考察情况,紧密团结群众,访贫问苦,安定秩序。开仓放粮,救济穷民。宝鸡解放之日、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劳苦大众,生活极感困难。解放军把县仓麦子以及国民党部队留守处面粉,均准人民按人民政府规定自行搬用,虢镇和宝鸡储粮,一日告罄。军官总队在宝鸡中学存放的面粉,也由该校教职员分用。被服库,军火库,三一兵工厂、大修厂等所存物资,除补充解放军、支援革命外(虢镇库内物资用大车转运陕北),农民需用的,任其随便搬运。人民政府及时公开号召,商人在火车站认领私物。原公务人员,向政府登记,给安排工作。为了市场照常营业,交易便利,又宣布边币与伪币兑换价格,边币壹百元换伪币肆百元,群众见了这些动人事实,欢天喜地说:“解放军关心人民,解放区的县长是人民办事员”。来宝鸡的解放军,个个遵守纪律,一路行军是纵队,不践踏床庄稼。防空时在路边拔草编成帽圈,套在帽上,到农村休息时,坐在树下,不私入民屋。喝群众水不进门,等群众撤出才喝,喝毕付钱。需要群众带路时,只请一人在前边做向导,一般走十多里即令返回。再找的带路人,还是照样办理。解放军一到虢镇和宝鸡,先派人保护工厂机器,保卫工人利益,不干扰工商业,严守公买公卖原则,如进商号用麦子想换手电,商人不接受,搁下手电就走。到城市的解放军不进商号,如需要清查国民党散兵时,就请积极分子协同,到群众家不进房门内,有人招呼,婉言谢绝。饭自做自吃,不麻烦老乡。宿营无房,就在露天过夜。

解放虢镇因炸西门把接近城门的魁兴和药铺街房和附近一茶铺房屋震倒,压死房主郭有善,并伤了理发匠长发母亲的脸,伤了的人,及时医治,压死的人,赔了人命价、损坏了的房子,按价配偿。这种优良作风对群众感动极大,人们目睹耳闻,个个笑逐颜开。到处听见:“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呼声。虢镇士绅梁寿珊逢人便说:“共产党真英明伟大!解放军有浩然之气”。宝鸡城内有名的木匠茹师说:“我见过许多军人,没见过这样好的解放军”。

肖蓼县长来宝鸡时,头戴一顶灰色军帽,身着一身土布军衣,脚穿一双普通布鞋。每日为了了解实情,安定地方,一天到晚就很少有休息时间。他从街上回到县府(县长住室)算休息算计划工作,饥了从自己衣裳内就吃,渴了端出自己背的水壶就喝。群众说兵鞋破衣,生吃冷睡,和人民生活没有两样。群众说他不像过去的县长,是一个“人民的县长”。解放军热爱人民,人民感激和热爱解放军 ,信赖共产党,真是五体投地,表现了军民非常融洽。不像国民党军队和人民对立,军队打骂群众,已入民屋翻箱倒柜,见物齐拿,群众一见军队就跑,好像冰炭不相容。

撤离前后

1、说明原因——正当人们心胸舒畅之时,忽闻解放军撤离消息,群众对解放军恋恋不舍,心中又纳闷起来,唯恐国民党军队又来找事。人民政府为了安慰群众,采取个别解释与座谈相结合方式。就向群众说明撤离的原因,把暂时放弃和不久还来的计划,一时放弃,为了永久解放,这是“西府出击”的本意。因已调动和牵制蒋军,创造歼灭的条件,解放宝鸡,已达到这个目的,就得迅速撤离,望大家转告群众,暂受一时之苦。经过解释,毫不阴纬地告诉群众,使群众心中彻底明白,群众也谅解人民政府的苦衷。肖蓼县长也曾和一些地方熟人如张智、王兴、郝克远、扬天枢谈话,在谈话中立场坚定,态度明朗恳切。他说他再去当一次兵,并给王兴交了他单薄已旧的花布被子,着代为保存。肖蓼走时,同一九四六年三五九旅北上延安路过宝鸡时遗留的一个战士(给同一楼当伙计)随军同走。

2、处理物资——解放军一进宝鸡对交通、邮政、信托、转运等部门、所有物资,就派岗哨轮流看守,从未丢失,撤离时、仍原封转交其原经管部门,令其加封仓库门窗,清整货场物资,组织人员巡逻,负责严加看管,防火和遗失,不得有误。又将以私称公的物资,协助本人,也作了妥善处理。对于拿不走,运不完的太皇宫、八腊庙等处的枪支弹药、为免国民党利用,一律焚烧,到撤离后,还隐约听到爆炸声。

3、史直来宝——解放军撤离的前一日,即四月二十七日,国民党飞机不时在凤翔、宝鸡上空一带侦查,见到虢镇支援解放军运送物资的车辆,返回到灵山下,就用机枪扫射、打伤了几个人,打死有礼村车夫张青云。

四月二十八日,撤离宝鸡的解放军前面走,国民党军队就远远地尾随,前瞻后顾,唯恐中解放军袭击,拉老乡引路。一日只行十多里。所到之处逢人便拉,有时说,拉你们给我们引路,有时说,拉你们,你们有问题,一时不放、到村庄、占民房,强迫枪支给做饭吃,天尚未黑、乱砍树木,拉铁丝网做障碍,里外不通,闹得人心惶惶。这时省政府派陕西省田粮处处长史直带领人员,以“前进指挥部”名义来宝鸡,号召公务人员报到办公,张贴带来的标语和传单。其中有关赵寿山的一份传单,后面署有陕西省绅士张凤翙等十多人的名字。史直向宝鸡和虢镇的一些公教、保甲、商户人员说:“不要怕共产党,政府有办法”。新任专员张德容亦附和史言,新任县长杜德霖也说:“共产党不必怕,只要组织起来、就能打退它”。他还说:“我在商洛地区有经验,用武力一打,共产党就跑”,当时宝鸡警备司令部出这样的布告:凡是与共军有来往的人,都要到司令部自首,否则严办。布告一出,宪兵到处抓人,有些地方团队说老百姓抢了公家财物,并向群众要枪支和东西,严刑吊拷、打伤打残,拿物拿钱。史直来宝鸡、本以安定人心为主旨,却又弄得满城风雨,人人自危。

4、开追悼会——徐保死后,胡宗南的四大金刚只剩董钊一人,胡不能不为此伤心。史直“前进指挥部”的含义、既安慰死者,又凭吊死者,只是一个目的,要人民知道胡宗南的实力还很雄厚,因此就在宝鸡三青团礼堂,为徐保筹备了一个比较隆重的追悼会,并将徐保之尸体由陵原田家坪起回,派士兵给站岗、放哨、护灵,场面十分森严,又在蟠龙山下清泉观,修了一个衣冠塚,会后把死尸运走。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Copyright ©2003-2021 Powered By 陈仓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