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陈仓区政协网!
著名中医骨科大夫——朱兴恭
发布:2013-10-22 来源:  作者:魏耀华  浏览量:8236 

朱兴恭是一位闻名遐迩的中医骨科大夫。因他在中医骨科方面造诣较深,医术高超,曾被聘为陕西省中医研究所骨科代理主任、西安医学院兼职副教授、西安市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等职。中央卫生部曾先后授予奖状、金质奖章,誉为“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先锋”,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朱兴恭一九一二年六月十二日出生于宝鸡县千河乡朱家崖村。其父朱正魁是个有名的中医正骨医生,医术高明,颇有声望。朱兴恭十二岁时因生活所迫辍学,跟随其父亲学习正骨医术。开始配方取药,继而练习照顾不,慢慢地掌握了正骨技术。父亲去世后,他继承祖业和祖传下来的秘方、正骨医术,开始从事中医正骨生涯。由于疗效显著,方圆数百里的跌打损伤病人,慕名前了就医,门庭若市,遂成为远近闻名的骨科医生,深受群众爱戴和赞扬。

朱兴恭幼年读书甚少,文化基础差。但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祖传的正骨医术上有所创新。如他父亲在处理骨折复位后,用木板打上孔眼,穿绳子缚扎,方法比较笨拙,且易使肌肤腐烂,增加病人痛苦。他就大胆尝试,改用竹板和绷带绑扎,竹板有弹性,对患者的经络、血脉有通畅作用,易使骨折愈合,临床实验效果良好。

朱兴恭的骨科医术在旧社会受到歧视、排斥和打击,根本谈不上发展和提高。因此,他把秘方和医术视为生活来源的支柱,从不外传。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祖国医学,提倡西医学习中医,发扬祖国医药遗产。地方党政领导对他关怀备至,使他深受感动和教育。吸收他为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和县科普协会会员。一九五三年被选为中医代表,出席了县中医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他献出了自己珍藏的“传子不传女”的秘方,受到了县党政领导的表扬。由于他在中医骨科方面成绩显著,贡献较大,曾先后被选为县、省人民代表,出席了县、省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一九五六年他被调到陕西省中医研究所工作,任骨科代理主任、西安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在此期间,曾当选为西安市四、五、六届人民代表、西安市政协委员。一九五七年加入农工民主党。

朱兴恭医术超群,妙手回春,具有卓绝的技术。他刚刚到省中医研究所工作,一些人对他的医疗技术和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譬如陈旧性肩关节脱臼,西医治疗要切开复位。病人受痛苦,且不一定能恢复活动能力。而朱兴恭不开刀,用手法复位,曾经治疗过陈旧性(八个月)肩关节脱臼的患者。此事有人不相信,一九五六年三月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了一位陈旧性(六个月)的肩关节脱臼患者,要求治疗,该院王教授邀请朱兴恭会诊,试探其医术。会诊后,朱兴恭用“手法复位”治疗,只半个小时,肩关节脱臼就恢复原位,内服“展筋丹”、“接骨丹”。两个星期后患者痊愈出院。耳闻目睹,这位教授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不简单”,心服口服地说,“比我开刀不知要省去多少麻烦”,表示要向朱先生学习。

一九五七年甘肃省徽县新中剧团武生演员李某,因表演武技肩关节摔脱,西医告诉他开刀可以复位,但只能恢复一般活动能力,不能再演戏,当时被患者拒绝,李某时经半年遍请中西医治疗均无效果。后来,打听朱兴恭可治疗此病,不远千里找到宝鸡县朱兴恭家里。因那时朱兴恭已调省中医研究所,患者又赶往西安求医。朱兴恭诊断后,告诉他:“脱臼可以复位,能使你重登台演戏”。经过四十分钟的手法复位,使这个患者肩关节恢复原位,三天后可以自己活动,服药三个星期,痊愈出院,三个月后又重新登上舞台。从一九五一年到一九六一年,先后共治疗陈旧性肩关节脱臼患者六十五例,均获满意的疗效。

朱兴恭在省中医研究所党政领导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下,用一技之长,做出了显著成绩,受到各方面的尊重。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了照顾,使他深受感动,决心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青年一代,使之更广泛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根据他的要求组织上选派青年西医张超然跟他学习。

张超然是从西安医学院毕业,并留院外科临床工作两三年后,调到中医研究所的。朱兴恭把带好徒弟,当作党组织交给的一项政治任务,上门诊,进病房总是带着他,手把手的教,对一些复杂病症和正骨手法,由浅入深,言传身教,耐心的讲解,直到徒弟明白为止。徒弟张超然尊重老师,虚心求教,不懂就问,刻苦钻研。经过十个月的时间,把自己骨科医疗技术大部分传授给了张超然,使他可以在临床独立应用,治好了不少脱臼、扭伤和骨折患者。同时他也从张超然那里学到了不少西医科学知识,如手术麻醉、量血压、看爱克斯光照片、采用油纱布敷药(过去他用旱烟叶敷药)等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医疗质量。

在徒弟张超然的协助下,编写了一部中医《临床正骨学》专著,业已问世。并撰写了《中医手法整复外伤性,陈旧性肩关节脱臼的报告》等论文,在发扬祖国医学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受到医学界的极大重视。

一九五八年一月中央卫生部授予朱兴恭金质奖章一枚、奖状一面。同年九月中央卫生部又颁发朱兴恭奖状一面,誉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医疗卫生技术革命先锋”。中国中医科学院聘请他为特约研究员,曾多次参加全国医药卫生技术经验交流会。一九五九年光荣的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单独接见,谈话二十分钟。周总理在接见的时候指着自己的胳膊笑着说:“我要是在二十年前见到你,我的胳膊就落不下这种残疾,这是西医做的手术”。朱兴恭听了很受感动,他向中央领导表示,“要为祖国医学多作贡献”。一九六二年参加全国正骨中西医学术交流座谈会时,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的单独接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工作更加积极,更加虚心。从来不以党和人民给他的荣誉而骄傲,他决心攻克难关,向科学尖端迈进,探索骨增生、骨结核、骨髓炎等骨科疑难病症的试治和研究,直到病倒在床,停止呼吸,把毕生精力贡献于祖国医疗事业。

朱兴恭在患病期间,省卫生局、省中医研究所、宝鸡市、县领导同志亲自赴医院和家里探视他的病情,从精神上和生活上给予了鼓励和安慰,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一九七七年二月二十二日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Copyright ©2003-2021 Powered By 陈仓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