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制的发生和发展都基于生产发展。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古代,就没有货币。后来,生产较前进步,人们的往来日增,遂有“日中为市,以物易物”之说。过了一个时期,感到“以物易物”有些不便,乃用“贝壳”作为交换值。古人取其甲壳以为货币,此为货币之始。那时用甲犹如后人用钱。《史记·平准书》:“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铁、刀、布之币兴焉”。可见当时除“贝”作货币外,尚有金铁刀布之类。《汉书·食货志·下》:“县官大空······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币以檐用”。说明汉时有钱币之称。
纸币始于宋代真宗咸平年间(998——1003年),要比欧美国家早七百年。当时纸币名称“交子”。据《宋史·食货志》载:“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谓之交子”。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改交子为钱引。钱引的发行,比交子要大得多。到宋徽宗末年发行了一种“会子”,也叫“官会”,兑换期仍为三年。票额有一贯、二贯、三贯三种,后又增加了二百、三百、五百文的会子,这样就更便于流通。北宋末期在陕西一带发行“关子”就达四万万贯,影响极深。“关子”也是一种纸币。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当时因婺州屯兵,路不通舟,钱重难致,乃送关子付婺州,从此开始发行。它是从沿边到京师间的一种汇票,但时间不长。“油流子”是关子行使尾声中的纸币,直到一九三六年,汉中市面上还有“油流子”流通。
清代主要使用银子、铜钱、铁钱。银子讲两,纳粮也用银子(俗称纳银子)。铜钱是大宗的,称为“通宝”流通市面。当时把钱用绳子贯着,一千文为一串。咸丰时曾铸铁钱,以助铜钱之不足。规定一千文随带二百铁钱。清末民初,人们仍使用铜钱。
银锭始于汉代,武帝时尝作白金三品。明清始渐盛行,作为货币流通。银元俗称大洋。十五世纪末初铸于欧洲。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开始流入中国。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台湾曾仿铸银钱,亦称银饼。光绪十四年,广东始铸龙洋,后各省纷纷仿造。民国初,曾铸过银元,一个银元重七钱二分,正面铸有孙中山或袁世凯的头像。流通时间较长,也有外国流入的银元,如站人儿元。当时的辅币是提取,有当十(一个顶十个铜钱),当二十、当五十、当一百、当二百。
“法币”是一九三五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开始,法币一元抵一个银元,可是不被人们相信,法币兑换银元要低过头。这是法币贬值的开始。一九四六年下半年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内战,军费支出浩大,财政收支不敷,赤字惊人,只好大量发行钞票。同年十二月间发行额为三万八千亿元,比1945年抗战胜利时五千亿元膨涨了近八倍。到1948年5月8日法币发行额已达一百六十四亿元,等于1947年发行额的四倍多,约达内战前的十二万倍。在滥发钞票的前提下,物价狂涨不已。据澎迪先所著《货币信用论大纲》中的统计表明,物价上涨的情况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般物价平均上涨三千倍,这是抗战八年的统计。
第二阶段是一年上涨一万倍,这是1946年的统计。一年上涨十四万倍,这是1947年的统计。
第三阶段物价上涨更为厉害,不是按年度计算,而是按月计算。1948年1月为18万倍,二月为二十四万倍,三月为三十六万倍,五月为四十六万倍。到六月则按周统计:第一周为八十一万倍,第三周已达一百二十八万倍。
1948年物价疯狂上涨的情况犹如脱缰之马,当时的政府无法控制,只好任其自由上涨。经济蘋于破产边缘,即是全力开动印钞机也来不及。而印钞的成本反而超过法币票面的价值。在无法中只有另找门路。同年八月十九日明令废除法币,发行“金元劵”。以法币三百万元折合“金元劵”一元,并说金元劵有充分的金银作准备金,以此来欺骗人民。其实这时已是钞荒,钱少不敷用,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谁还相信呢?当时出现这样的情况:命令不抵事,抢购实物成风。人们认为,一个金元劵抵偿三百万元是赖债,搜刮民财,为少数人谋利。普遍的说法,金元劵非步法币覆辙不可。市面出现了“以物易物”。商场中公开拿金银作买卖。公教人员的薪水要求发实物。经济破产,社会混乱,已达极点。
从当时宝鸡市面的混乱现象就可以看出,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是无法挽救的。商家趁机发国难财,不讲信义,不讲商业道德。利欲熏心,只要达到发财目的,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买空卖空司空见惯。损人利己成了常事。东街信息灵通的人,在半小时内,可以赚西街人的钱。西街商号因信息闭塞,吃了大亏。想装电话不仅要花黑钱,还要找有面子的人说情。如坐商翟文光在西街天成德号内住庄,借参议会议长名义才装上了电话机。开设商号经办合作社,没有靠山不行。翟文曜的合作社成立时,不但找县政府中有声望的人作董事,还请了省党部的委员李含英当董事长。这些人不投资金,不做工作,光拿车马费,享有特优待遇和红利,一时相习成习。况且当时经商以实物和金银为基本内容,弄得人人存实物藏黄金,形成市面缺乏物资,富商光积金银。在宝鸡住庄的客商党某,乘飞机逃四川时,因带黄金过多,致使飞机起飞后,难以正常航行。王焕然因积聚黄金过多,为了安全一家早逃到重庆,却在一次大火中俱家丧生。这是解放前夕经济全面崩溃所造成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