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陈仓区政协网!
发展园区经济 促进工业强区建设
发布:2013-10-22 来源:  作者:陈仓区政协  浏览量:273 

建设新型工业强区,是“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则是建设新型工业强区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区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思路,根据全区工业发展区域及产品分布情况,开发建设了区科技工业园区及虢镇、阳平、钓渭、千河、县功、周原、惠民、宏达等8个区镇工业园。截止目前,区科技工业园区和8个区镇工业园规划建设面积37平方公里,现有中小企业2473户,个体工商户5899户。2009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2.77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1.8亿元,上缴国家税金6135万元,实现利润1.2亿元。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区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工业园区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绝大多数工业园区缺乏科学合理、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长远规划。除科技工业园区、周原工业园有规划外,其余七大区镇工业园都没有完整的规划。

二是入园的企业大都规模小、档次低。[HTF]园区内部主导产业支撑不够,缺乏核心品牌和主导产品,产业关联度不高,企业简单扎堆,“集而不群”,难以形成产业优势,导致园区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是土地利用率低。主要是投资强度小,低水平重复建设多,财税贡献与占地面积不相符合。

四是融资难。 一方面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狭窄,只靠政府投入,依赖性较强,没有真正形成商业化开发、吸引多方投入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诚信体系和担保体系不健全,对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有限,融资比较困难。

五是园区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健全。尤其是缺乏项目策划、会计结算、市场调查、融资担保、企业孵化等高端服务。

为了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强区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点定位,科学规划。一方面,要注意规划的前瞻性。区科技工业园区地处宝鸡市城市规划区东端,与虢镇城区紧紧相连,其规划必须做到新型工业园区与关中一流新城区两位一体,统筹考虑工业、交通、商贸、居住、休闲娱乐、生态环境建设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无论土地开发、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布局,还是环境营造、人才集聚、政府服务、体制创新,都应置于关天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和国际先进的参考系中进行比较,以先进的理念,超前的设计,打造精品。全区8个镇村工业园,也要注意工业园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把工业园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通过工业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增强小城镇建设的综合功能。另一方面,要确保规划执行的绝对权威性。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严格按规划功能区域和控制指标整体推进开发,避免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坚持规模扩展与提质增效并重,不断提高园区核心竞争力。要把提高工业园区效益作为区域经济的“重头戏”来抓,使园区建设从单纯的“扩大规模”逐步走上“内强素质”的效能型建设道路。要积极招强引大,努力把那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财税贡献大的项目引进来,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园区发展。对已入园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扩大规模、研发自主品牌以及企业间的相互合作等措施,促使其增强素质。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从传统高消耗、高排放型发展模式向减量化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要重视园区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吸引他们在园区中建立研发基地和科研成果孵化器,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扩张产业链、产品链和技术链,增强园区的聚集效应和联动效应,不断提升工业园区集约化发展水平、产业带动能力,真正把工业园区建设成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摇篮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

三、集约使用土地,提高利用价值。一是设置准入条件,实行供地量与投资额、产出效益等指标挂钩,提高土地的利用质量。严格规定项目投资总额和密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供应土地;达不到规定标准的项目安排至标准厂房落户。对初办工业园区时形成的一些面积小、规模小的企业,要实行产权置换、技改提升、整合扩充,尽量扩大企业规模。新进园区企业厂房建设,原则上可以建设多层厂房、向高层发展,力求发挥土地利用的最大效益。二是严格管制土地用途和动工、竣工期限、建筑密度、容积率,避免圈地、炒地、违规用地等问题出现。对违反入园合同约定,逾期不开发建设、甚至长期闲置的土地,通过收取闲置费、无偿收回、公开出让等方式予以处置。三是指导投资商节约用地。园区可在项目入园前,派技术人员配合投资商参与厂房规划,努力把土地使用面积控制在最小适用范围内,避免浪费土地资源。四是在规划和安排项目用地时,按产业集群的原则集中布局,把关联度大、产业特点相似或者相近的企业集中安排在一起摆放,使企业在生产设施、场地、绿地、道路等资源的利用上实现共享。

四、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一是搭建融资平台。建立以政府注资为主、有实力的企业共同参与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担保服务。鼓励和引导区内金融机构主动参与工业园区建设,开发适宜中小企业的信贷品种,不断增加贷款的投放额度。二是进一步加大跑项目、争资金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三是继续探索和完善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

五、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要加快工业园区环境建设,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办得好。继续按照“征地到哪里,基础设施就建到哪里”、“项目未进,基础先行”的要求,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搞好园区绿化、美化、亮化,改善园区的硬环境,提升园区品位,增强园区吸引力。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快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和市场建设,提高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充分发挥园区在政策、环境、管理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整体优势,提升园区的服务层次,推动园区深入健康发展。

       区政协委员 九三学社陈仓区综合支社副主委 闫 英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 Copyright ©2003-2021 Powered By 陈仓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