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代表民盟陈仓总支作关于推进我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大会发言,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形势
学前教育关系到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学前教育专列一章,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指出当前我国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求各部门切实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把学前教育工作抓紧抓好。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学前教育工作。《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CD2]2020年)〉实施意见》也已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提出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强化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职责、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等重要内容,预期将很快出台。可以说,今后十年是我区抓住机遇,实现学前教育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我区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幼教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学前教育有关政策,深化学前教育制度改革,学前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区有区教育局直属公办幼儿园两所,在园幼儿886人;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23所,在园幼儿881人;企办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577人;民办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2068人;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86个,幼儿1979人。镇一级均未建立独立公办中心幼儿园,主要以小学附设园为主。随着幼儿人数的下降和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的调整,集中办园、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三、我区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前教育经费缺乏。我区的幼儿园大多由村委会、企业或私人自筹资金投资办学,国家基本上未参与,经费来源极不稳定。尽管幼儿教育收取一定的学费,但收费对象大多是广大农民、工人和低收入群体,收费过低,标准只达到了1999年省上制定的标准的90%,仅能维持基本运转。幼儿园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导致绝大部分幼儿园场地狭小,园舍紧张、陈旧,设施短缺、落后,且没有食宿条件,幼儿户外大型玩具及桌面玩具也很少,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匮乏破旧,种类单一。幼儿园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2.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且流动性大。学前幼儿园教师绝大部分为临时聘请人员,教师待遇偏低,很难吸收和留住优秀教师,流动性非常大。许多农村幼儿园,安排的是从小学退下来的年龄偏大的教师担任幼儿教师,真正具备幼儿教师资格的非常少,并且是一人一班实行包班制,根本不具备外出学习提高的时间和机会。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得不到保障,使许多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流于形式,质量难以保障。
3.幼教理念滞后。由于专业知识、专业教师的贫乏,许多幼儿园管理和教学有小学化的痕迹。部分学前班和幼儿园,为了迎合某些家长的心理,教学方法和内容严重小学化,在教学中偏重智育,忽视体音美,偏重知识,忽视幼儿综合素质培养,就连作息时间,许多农村幼儿园也小学化。
4.山区幼儿教育举步维艰。我区西山八镇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人口居住零散,幼儿人数太少,举办幼儿园、学前班困难较多。同时,山区农村村级财力匮乏,幼儿教师工资全部由学校从收取的保教费中开支,幼儿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大多山区镇只有中心小学附设幼儿园,其余均为小学附设的学前班。村上没有小学的,幼儿教育基本空白。如胡店镇,由于学校撤并等原因,就连原有的学前班也都不复存在,更谈不上幼儿园。
5.安全隐患依然存在。由于幼儿园少,布局不合理,造成许多幼儿上学十分不便。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扩大了招生范围,城区的甚至延伸到了农村。这些幼儿园自配校车接送幼儿,有的是自有车辆,有的是租用车辆,超载、车辆状况和驾驶员素质问题令人担忧。
四、对我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快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纳入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尽快出台我区有关幼儿教育发展年度规划,将幼儿园逐步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明确责任,齐抓共管,为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及 “入园难”等突出问题的解决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积极做好幼儿园的规划和布局工作。对区内幼儿园状况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山区、川原、城区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幼儿园数量和区域布局。以政府投入为主,坚持安全、独立、够用、实用的原则,加强区、镇、村公办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尽快在全区每个镇首先建成一所有独立园舍的镇中心公办幼儿园。在符合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强化办学资格审查,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投资创办高质量的幼儿园,推动幼儿教育全面发展。
3.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力量配备,足额配备幼儿教师;完善落实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幼儿教师的地位、待遇不受影响;积极引导非幼教专业高校毕业生、部分公办教师通过培训取得幼教资格,从事幼教事业,造就一批数量充足、素质高的幼教师资队伍。
4.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将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加大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省、市财政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镇、村幼儿园进行补贴;设立配套专项经费,用于公办幼儿园的新建、改建、装修和幼教玩具添置,确保幼教事业持续发展。
5.强化学前教育管理。将幼儿园和小学彻底分离,实行幼儿园独立办学,防止小学的教学模式误导幼儿教育。开展学前教育管理专项培训活动,培养一批懂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事学前幼儿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幼教“小学化”、“成人化”。将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纳入“双高普九”、“督导”范围,纳入对区、镇教育年度综合考核中,为推动幼儿教育深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区政协常委 民盟陈仓总支副主委 王永忠